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新聞專題 > 寶島采風> 〔寶島采風〕懷舊風情古農莊 藝術空間買菸場

寶島采風

字級

〔寶島采風〕懷舊風情古農莊 藝術空間買菸場

【人間社 李雪麗 台中報導】 2023-09-25
台中市太平區有4/5是山區與丘陵,從清領至日治初期,都是屬於「藍興堡」範圍,直到大正9年(1920年)才改屬台中州大屯郡,並命名為「太平庄」;由於東側山區是原住民活動範圍,因此有「番仔溝」、「番仔路」等地名。

太平昔日有「鳥松頭」、「鳥榕頭」、「鳥銃頭」等不同寫法,相傳太平林家曾在三汀山搭設望高寮保護墾農,與原住民和平相處,因此改稱太平;也有人說,清廷割讓台灣後,日軍在中部受到頑強抵抗,只有在太平未遭抗拒,因此改名太平。

枇杷原鄉 推動休閒農業
日治時期,日人引進「茂木」、「田中」等品種枇杷,在今太平區頭汴坑試種成功,由於在初冬開花,3、4月間即可收成,是一年中最早出產的水果,因此有「果子頭」之稱,又因黃澄澄的果皮,又號「黃金果」,也使太平成為台灣「枇杷原鄉」。

栽培枇杷非常費工、費時,要經過澆灌、施肥、修剪枝條、疏花、疏果、套袋、採果等過程,平均每公頃人工照顧時數高達1989小時,比同地區栽種的荔枝538小時、龍眼701小時,栽培成本高出許多,因此農民戲稱:「枇杷怕鬼,要人陪」。

太平區自2003年起,每年3、4月間舉辦枇杷節活動,結合觀光休閒農業,推動太平古農莊文物館、太平買菸場、馬卡龍寵物公園、九二一震災紀念公園等景點小旅行。

鄉土懷舊 古農莊文物館
出身農家的張友吉,從年輕時就喜歡蒐集古物,1985年在自家莊園開設古農莊供民眾參觀,後來有感於年歲漸大,於是將畢生收藏的3000多件古物捐給太平市公所,希望讓更多民眾可以了解鄉土文化,並代代相傳。

市公所後來在車籠埔頂坪公園興建「太平古農莊文物館」,於2010年開館啟用。三合院農宅式的文物館,規劃有10個主題展示區,展示內容琳琅滿目,由於古文物數量繁多,因此採輪展方式。

歷史建築 化身藝文展館
太平地區自昭和11年(1936年)即開始種植黃色種菸草,但當時並未設置菸草收納場。戰後因菸草產量增加,公賣局於1955年創建太平買菸場,作為菸葉收購場所。

隨著時代變遷,買菸場於1994年裁撤,後於2013年登錄為歷史建築,經整修活化後,規劃菸葉演繹館區、陳庭詩紀念館區、在地藝文展示區、太平旅遊服務中心、戶外表演區等5大展區。

其中,陳庭詩紀念館區,展示藝術家陳庭詩(1913-2002)的鐵雕與版畫作品。陳庭詩自1957年起,以當時產量豐富的甘蔗板進行版畫創作,將甘蔗板的特性發揮到極致,版畫作品《蟄》於1970年獲第一屆「韓國國際版畫雙年展」首獎。

淨土道場 仿明朝古寺廟
蓮華山護國清涼寺座落於四周山勢起伏、九瓣環繞的台地上,開山長老為煮雲老和尚(1919-1986)。煮雲老和尚畢生弘揚淨土法門,提倡「精進佛七」,發心建造一座專門打佛七、長年念佛的淨土道場,因而成就今日的護國清涼寺。

護國清涼寺自1983年起開山建寺,寺內有一口重達11噸的銅鐘,上面刻有一整部《金剛經》全文。寺內建築以品字形佈局,是仿明朝古寺廟而建,四周青山環繞,形勢渾然天成,是中部著名佛教勝地。

灌溉渠道 頭汴坑蝙蝠洞
頭汴坑蝙蝠洞原本是灌溉渠道,清同治元年(1862年),太平林家為了灌溉農田,開鑿了貫通3座山的人工渠道,將頭汴坑溪的水導至土地公崁農田灌溉。但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,大水將一處小岩丘沖垮,入水口因汲不到水,而失去灌溉功能。

八七水災後,林家無力修復渠道而任由荒廢,陰暗潮濕的洞口,就成了蝙蝠的棲息地;1983年蝙蝠洞再次受到水災破壞,蝙蝠只好另覓巢穴,使得曾經盛極一時的蝙蝠洞,頓時沉寂下來。2004年「百蝠(吊)橋」啟用後,吸引不少旅人走訪,其中蝙蝠洞登山步道沿途林木蓊鬱,還有兩座繩索吊橋,具古樸之美。
12345678910第1 / 24頁
追蹤我們